塑胶跑道建设
一、定义与标准
塑胶跑道建设是指采用聚氨酯橡胶等材料建造室外运动场地的系统工程,需符合《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 36246-2018)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厚度、有害物质限量等作出规范。例如,国家标准新增18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要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5mg/m³、甲醛≤0.4mg/m³。
二、结构类型
塑胶跑道依据结构与材料差异,可分为预制型、全塑型、混合型、复合型、透气型及EPDM塑胶跑道等类型:
透气型:分两层结构,底层为颗粒与单组份胶水混合后机械摊铺,表面防滑层由胶水、浆料及颗粒高压喷涂而成。具有高度透气渗水性,对基础要求低,施工速度快,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及有透水性要求的田径场。
混合型:分两层结构,底层为胶水、浆料、颗粒现场混合摊铺成型,表面防滑层由胶水、浆料及颗粒高压喷涂而成。稳定性强,运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中小学、高等院校田径场及专业田径场。
全塑型:分三层结构,底层胶水、浆料现场摊铺成型,中间层加强层用综合料刮涂,面层高压喷涂形成纹路。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运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中小学、高等院校及专业田径场。
预制型:两层一体式结构,同质同心,底层设菱形凹槽,面层玉米纹防滑面层,工厂预制成型,现场胶粘接铺设或悬浮焊接而成。对基础平整度要求高,适用于中小学、幼儿园及体育馆的田径场。
三、施工工艺
基础处理:清除场地垃圾,检测平整度(每3米标一个点,用3米直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2毫米,合格点不少于10个,平整度合格率达到85%为合格),处理裂缝、空鼓等问题。混凝土含水率应小于5%,可通过通风、加热、酸洗法等方法排除水分。
胶料铺设:将甲组分、乙组分混合搅拌,加入催化剂搅拌成粘稠胶料,再与黑胶粒搅拌均匀,用运料车运送到现场,摊铺机铺设底胶。施工温度应在15—45度范围内,选择晴朗、无雾、相对湿度小的天气进行。
颗粒撒布:底胶固化后,在上面铺装厚度为2毫米的胶液,用人工均匀地撒上红颗粒,回收多余胶粒。
表面处理:滚胶后,进行表面防滑喷涂,确保颗粒不脱落。
测量画线:按照现行的田径场地设施标准准确测量出工艺线的位置,用聚氨酯漆喷刷。
四、质量检测
依据GB/T 531硬度测试、GB/T 1681回弹性测定等国家标准执行,检测项目包括平整度、排水坡度、安全标准等。
学校操场
一、设计理念
学校操场作为承载体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学生运动锻炼、休闲游戏、社交互动的地方,更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其设计可以通过对运动元素的巧妙把控和环境设计元素的有机组合,让文化理念无痕渗透,打造多彩跃动的活力空间。
二、功能区域
运动场地:包括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等,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
休闲区域:设置休闲台阶、长椅等,为学生提供休闲交流的空间。
绿化区域:种植树木、花草等,美化校园环境,提供阴凉休息场所。
三、案例展示
中关村三小:该校新操场建设项目中,学生们全程参与操场的规划、设计、研究、记录。他们“变身”建设观察员、景观设计师、安全小卫士、路线规划师和空间梦想家,完成了空间创意规划、绿化设计、安全疏散路线设计、安全提示创意设计等多项任务。新操场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充满了学生们的创意和童趣。
新泰市岳家庄乡中心学校:该校新建成的塑胶跑道投资140余万元,全长300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具有弹性适中、防滑耐磨、环保安全等特点。它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过去学校操场“晴天怕摔伤,雨天泥洼塘”的历史,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坚实而安全的基础。